很早以前头一次听到懒惰大约也能算是一种发明创造的原始动力时我是不屑一顾的,直到看到自动折衣机这种发明创造的时候我才彻底拜服,人类真的已经发展到连衣服也懒得自己折叠,需要发明一种机器专门来为自己解决折衣服的问题吗?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去搜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这才发现自己似乎想错了。

原本以为所谓的自动折衣机就是将乱七八糟的衣服一股脑儿扔进一台机器,机器就能把折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从出口吐出来,这样想也不能说完全错误,自动折衣机早期并不是全部自动而需要人将衣服一件的挂起来,好让机器识别并展开后续工作,但是经过不断的升级改造现在已经可以省去这一步骤,变得如同设想一般直接扔进去折好送出来。
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脑控制机器识别衣服后通过机械臂抓取衣物,抓取后将衣服抖开识别衣物颜色长短款式,套用既有的折叠程序将衣服折叠好后就能输出给用户,流程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为了应对各式各样的款式和衣长,设计者需要编写和应付的挑战不仅巨大还处于不断变化中。
那么发明自动折衣机真的只是为了日常生活中避免折衣服这项工作吗?大家有没有想过商场中售卖的衣物是怎么被打包得整整齐齐用塑料口袋装好码放在仓库或者门店的吗?其实这才是折衣机的主要运用场景,作为工业生产的一环为生产加工出来的衣服做一道整形工作,包装好以后送往每一个售卖终端流向普通大众,在工厂自动折衣机只需要面临同一种款式的衣物将一套动作重复一百一千甚至上万次,解放劳动力的同时又兼具效率,深受工厂经营者的喜爱,因此也具备改革升级的源动力,所以才渐渐发明了体积更小更侧重不同衣物折叠的家用和洗衣房使用的版本。